第1章 鎮北王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年的時間過去了。
北風裹挾着雪粒子掠過鎮北王府的飛檐,柳林卻在暖閣中褪去厚重的貂裘,換上洗得發白的粗布短打。
銅鏡裡,他将束發的玉冠換成褪色的布巾,眉骨處那道未愈的傷疤在燭火下泛着暗紅,倒與尋常獵戶無異。
推開雕花木門,寒風撲面而來,他望着遠處那座新落成的“鎮北新城”,金瞳中閃過一絲期待——這一年,他雖掌控全局,卻鮮少真正走進百姓生活,今日,他要親眼看看這一年來的成果。
沿着青石官道走出王府,柳林很快融入熙熙攘攘的人流。新城的街道寬闊平整,兩側商鋪林立,吆喝聲此起彼伏。忽然,一陣孩童的歡笑聲吸引了他的注意。循聲望去,街角處,幾個孩子正圍着一個鐵制的“怪玩意兒”嬉戲。那是個圓柱形的鐵桶,上方連着一根長長的木柄,桶身布滿細密的小孔。
“這是啥呀?”柳林湊過去,笑着問一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
小男孩仰起紅撲撲的小臉,驕傲地說:“大叔,這是‘灑水車’!是血海工匠和咱們人族工匠一起鼓搗出來的!每天清晨,官府的人就會推着它在街道上走,水從這些小孔裡灑出來,能把街道沖得幹幹淨淨,再也不會揚起那麼多灰塵啦!”說着,小男孩還伸手摸了摸鐵桶,眼神中滿是喜愛。
這時,一位賣菜的老漢接過話茬:“可不是嘛!以前這街道,一到刮風天,眼睛都睜不開,賣的菜上面全是土。現在好了,有了這‘灑水車’,咱這生意都好做了不少!而且啊,聽說這鐵桶是用新法煉制的鐵,比以前的鐵堅固多了,能用好多年呢!”
柳林點點頭,繼續往前走。不遠處,傳來“叮叮當當”的敲打聲。他信步走進一條巷子,隻見一間工坊門前,幾個工匠正在忙碌地組裝着什麼。
工坊門口的招牌上寫着“新式織布機坊”。柳林駐足觀看,隻見一台巨大的木制機器上,數根木梭飛速穿梭,幾個女工坐在機器旁,手腳并用,控制着機器的運轉,一匹匹色彩鮮豔的布料不斷從機器上産出,速度比傳統的手工織布快了數倍。
“這位大哥,瞅啥呢?”一個年輕的工匠擦了把汗,笑着問道。
“這織布機倒是新奇,比我見過的都快。”柳林說道。
工匠頓時來了興緻:“這可是血海工匠和咱們人族的老織匠一起琢磨出來的!以前織布,全靠手工,一天也織不了幾尺布。現在有了這新式織布機,效率提高了十倍不止!而且,它織出來的布,紋路更均勻,花色也更多。現在城裡的布莊都搶着要我們的布呢!”
柳林又問:“那女工們用這機器,上手難不難?”
“剛開始是有點難,不過工坊會專門教。學會了之後,比手工織布輕松多了!你看那些女工,以前一天到晚織布,手指都磨出厚厚的繭子。現在用這機器,還能按時回家照顧孩子呢!”工匠說着,臉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離開織布機坊,柳林來到了城中心的集市。集市上人頭攢動,各種貨物琳琅滿目。突然,一陣濃郁的香味撲鼻而來。柳林尋着香味走去,隻見一個攤位前圍滿了人,攤主正将一種金黃色的圓形面餅從一個鐵制的烤爐中取出。
“這是啥好吃的?”柳林擠進去問道。
一位大媽熱情地介紹道:“小夥子,這是‘烤餅’!用的是新法子烤的。以前烤餅,都是用土竈,火候不好掌握,經常烤焦。現在好了,有了這鐵烤爐,火候均勻,烤出來的餅又香又脆!而且啊,這烤爐一次能烤好多餅,攤主的生意比以前紅火多了!”
攤主一邊給顧客遞烤餅,一邊笑着說:“可不是嘛!這鐵烤爐是照着血海那邊的爐子樣式,咱們人族工匠又改良了一下。現在不僅能烤餅,還能烤肉、烤紅薯,可好用了!我這生意好了,收入也多了,前幾天剛給孩子買了新衣裳呢!”
柳林嘗了一口烤餅,外酥裡嫩,确實美味。他繼續在集市中閑逛,發現不少攤位都用上了新奇的工具。有的小販用帶輪子的木制推車售賣貨物,省力又方便;有的酒樓用新式的銅制炊具炒菜,油煙少了,菜的味道也更香了。
日頭漸西,柳林走到了新城的邊緣。這裡有一片農田,農田裡,幾個農民正在使用一種新式的農具耕地。那農具由一頭牛拉動,下方是一個鐵制的犁铧,比傳統的木犁更鋒利,耕地的效率也更高。
“老哥,這農具好使不?”柳林向一位農民問道。
農民直起腰,擦了擦汗,笑道:“好使!太好使了!這是官府推廣的新式鐵犁,犁地又快又深。以前用木犁,一天隻能犁半畝地,現在用這鐵犁,一天能犁兩畝多地!而且,這鐵犁的零件壞了,還能拿到城裡的鐵匠鋪去修,方便得很!今年這地耕得好,收成肯定差不了!”
另一個農民接口道:“是啊!多虧了王爺和那些工匠,想出這麼多好法子。現在咱們農民種地輕松了,糧食産量也高了。聽說城裡的糧店收糧的價格也比以前高了,咱們的日子是越過越好啦!”
柳林聽着農民們的話,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夕陽的餘晖灑在新城的城牆上,将整個城池染成一片金黃。
看着眼前安居樂業的百姓,他覺得這一年的辛苦都是值得的。這新城的一磚一瓦,這百姓生活的一點一滴改變,都凝聚着無數人的心血。而他,作為鎮北王,也将繼續守護這片土地,讓這片土地成為他争奪天下的根基!
暮色将新城的青石闆染成琥珀色時,兩道倩影自街角的糖畫攤轉出。胡清婉的月白襦裙沾着零星糖霜,手中攥着栩栩如生的鳳凰糖畫,發間柳形銀飾随着步伐輕顫;曾明玥一襲茜色勁裝,腰間短劍穗子掃過攤鋪的竹簾,驚得賣面人手中的面團險些墜落。
“柳公子!”曾明玥眼尖,遠遠望見前方裹着灰布披風的身影,揚聲呼喊時折扇已“唰”地展開,扇面上新題的《鎮北賦》墨迹未幹。胡清婉下意識捏緊糖畫木簽,鳳凰的尾羽在她掌心碎成晶瑩的糖屑。
柳林轉身時,金瞳在暮色中微微發亮。他看着二女因疾走而泛紅的臉頰,想起去年開府宴上獻寶的模樣——那時胡清婉捧着青銅殘片的手在發抖,曾明玥割開紅綢的指甲塗着鮮豔的丹蔻。此刻她們身後,糖畫攤的老師傅正往銅鍋裡添着新熬的麥芽糖,甜香混着冬日的寒氣撲面而來。
“二位小姐這是……”柳林話音未落,胡清婉已福身行禮,袖中滑落一卷泛黃的古籍殘頁。她慌亂去撿,耳尖比糖畫的糖絲還要紅:“前日在藏書閣翻到西域占星術,發現與王爺您的……”“巧了!”曾明玥搶步上前,靴跟碾碎路邊薄冰,“我剛從鍛造司出來,新試的隕鐵劍胚,正想請王爺指點!”
街邊包子鋪的蒸籠适時揭開,白霧升騰間,柳林瞥見二女藏在廣袖裡的手——胡清婉指尖沾着墨漬,顯然是抄錄古籍所緻;曾明玥虎口處有新鮮的燙傷,應是鍛造時留下的痕迹。他忽然想起這一年來,胡清婉在藏書閣整理出的古卷堆滿三間庫房,曾明玥則跟着老匠人改良了七種兵器鍛造工藝。
“既然如此,”柳林擡手虛扶,暗金色咒紋在袖口若隐若現,“前面茶樓的雲霧茶不錯,可否請二位共飲?”二女對視一眼,胡清婉的糖畫突然墜地,在石闆上摔出細碎的金光;曾明玥的折扇“啪”地合上,驚飛了屋檐下啄食糖渣的麻雀。
茶樓二樓臨窗的雅座,小二剛端上冒着熱氣的茶盞,曾明玥已迫不及待展開羊皮圖紙。燭火搖曳間,劍胚的設計圖上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改良批注,連劍柄纏繩的紋路都畫得細緻入微。胡清婉則小心翼翼展開古籍殘頁,纖長手指點着某處楔形文字:“這裡記載的星辰共鳴之術,或許能與王爺的幽藍晶體……”
樓下街道傳來孩童的嬉笑,幾個少年舉着新式竹蜻蜓奔跑。柳林望着窗外,想起白日裡見到的灑水車、織布機,還有田間的鐵犁。當他收回目光時,正撞見二女專注的眼神——胡清婉睫毛輕顫,将古籍上的批注逐字念出;曾明玥握着茶盞的手微微用力,茶水在杯中蕩出細小的漣漪。
“這一年,辛苦二位了。”柳林突然開口,端起茶盞輕抿。茶湯的苦澀在舌尖散開時,他看見胡清婉的耳墜輕輕搖晃,曾明玥的耳垂瞬間染上绯色。窗外夜色漸深,新城的燈火次第亮起,宛如墜落人間的星河,将三人的身影映在雕花窗棂上,勾勒出一幅别樣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