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莊子内的情況
看的出來,太子很重視這次行動,派了三個領頭的過來,一個是文士打扮,三西十歲,自稱姓項,是太子的謀士。
第二位是武夫,二十多歲,生的劍眉星目,但看上去脾氣不大好,姓卓,乃是太子妃娘家的護衛統領。
第三位是位姓葉的五十多歲的老先生,和蘇先生年紀差不了多少,腰間挂着一把精緻的小算盤,顯然是賬房先生。
因為這次的事情主要跟黎語有關,所以幾人互相見禮後,便由黎語單獨跟他們談。
*
大家都想盡快把事情做好,也不拐彎抹角,首接切入主題。
項先生先把一張折疊的紙拿出來,“這上面是這次來的一百六十三個人的名字,他們都是從各個莊子上和各家府裡找來的,其中有一半的婦人。
婦人們多擅長切菜做飯,漢子們有一部分會做菜,但刀工不行,另外一部分力氣大,刀工和做飯都不怎麼樣......”
黎語聽着,把紙展開。
隻見一張大紙上密密麻麻寫着人名和年齡。
大概看了一遍,黎語從袖子裡掏出一張紙遞給項先生,“先生做的這些十分有用,後面喊人方便。
不過我們一次要賣幾種東西,開的店也多,為了更好的分工,我畫了幾張表,先生看看合不合适。”
項先生接過,打開後發現紙上畫了一張表。
表有六列,從右到左依次是開店地點、食品種類、店名、人員姓名、年齡、家中成員。
黎語估摸着他看的差不多了,道:“先生覺得如何?若是不行,盡可以提出來,我去改。”
“不必改。”項先生擡頭擺擺手,“你寫得很好,全面清晰,分工後有這種表,咱們更好管理。”
*
和項先生說完,接着是卓統領和葉先生。
卓統領來這邊,主要是保護他們。
既然是太子派的,能力一定低不到哪裡去,黎語問了問整個莊子的護衛分布,知道他們在莊子方園百米外都安排了護衛巡邏,便放下心,轉而與葉先生搭話。
葉先生此次來主要是算賬的,黎語在這裡教人做菜,莊子上需要采購,他會記錄買來的所有菜和肉的價格,順便跟黎語讨教生意上的做賬技巧。
這些都是長久的事,一時半會兒的說不清楚,于是和他簡單地說了幾句,黎語便提議去做菜的地方看看。
項先生:“不先去看看人嗎?”
黎語:“先去看看地方,如果有不合适的,我們能及時改了。”
項先生:“那行,就聽黎娘子的,做菜的地方在後面,黎娘子跟我來。”
*
莊子裡做菜的地方有三個,分布在花園的不同位置。
“據說這園子裡以前種的是安王妃喜歡的梅花,這次為了壘竈台,砍了一部分,剩下的挪到了别處。”項先生指着尚有些濕潤的泥土道:“黎娘子,太子殿下很期待看到你的成果。”
黎語聽到這話,便知他心裡對自己有疑慮。
笑笑,她道:“放心,我不會讓太子殿下失望。”
*
園子裡壘的竈台有八十多個,每個區域二十多,兩個人可以共用一個竈台。
但是有個問題,幾個區域距離不遠,竈台又分布密集,一旦大家一起做起飯,煙就格外的大,容易被人發現不對。
雖說胡家莊不起眼,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顯然項先生也提前想到了這個問題,道:“煙的問題黎娘子不用擔心,我己經想出了對策,對外就說主家近來胃口不好,為了吃得下飯,便找了廚子比試做菜,隻要做好了就有賞。”
胃口好的不得了的“主家”嘉甯郡主:“......”
黎語:“莊子裡的人會信嗎?”
“就算不信,他們也不會對外胡亂說話。”項先生道:“而且他們也說不了。在咱們做好一切離開這裡之前,每家每戶每日隻能出去一個人,多了不可以。一旦有外出的人做出對咱們不利的事,他在莊内的家人便會受到連累。”
“其實沒有這麼麻煩。”嘉甯郡主插話,“這莊子上所有人的身契都在我母妃手中,他們不敢亂來的。”
黎語:“......”很好,她放心了八成。
*
看完竈台,接着看食材。
莊子裡這兩日買了不少東西,都在庫房裡堆放着,市面上黎語能見到的調味料都有,米面糧油更不必說。
至于蔬菜類的,因為黎語給太子看的計劃書裡提到薯片是由土豆做成,所以土豆最多。
水果類的,主要是梨和橘子,另外還有一些山楂。在大禹朝,百姓們大多稱呼山楂為山果果。
此外,還有闆栗和一些海産幹貨。
“這些都是從幾個地方采買的,在京城一下子買的太多的話,容易引起注意。”項先生道:“黎娘子需要的還有牛奶,但這東西不好存放,便沒有弄來。不過莊子上有幾頭牛,黎娘子要的話,稍後可找人去弄。”
黎語點頭,“有就可以,等下午吧,下午的時候去擠一些,我給大家做甜點吃。”
*
食材看完,最後是見那一百六十三個人。
莊子裡的管家識字,便由他喊着,喊一個站出來一個,黎語問兩句,先進行一個預分。
根據将來要開的店,黎語分了三個隊,一個奶茶小食隊,一個私房菜隊,另外一個是火鍋燒烤隊。
刀工和做菜都不怎麼樣的,站到奶茶小食隊,刀工好的,就在私房菜隊。刀工不怎麼樣,但是做菜還差不多的,在火鍋燒烤隊。
最後下來,每個隊的人差不多。
黎語又看了看,決定先按這個來,下午她再看看大家的情況,有需要的話,明日再做調整。
*
安排完基本的事,己經到正午,宅子裡的管家請大家去用飯。
黎語正好累了,便與嘉甯郡主一起回去。
吃過飯歇了半個時辰,午時一過,所有人在院子裡站好。
黎語又認了一次人,然後掏出一張紙遞給項先生,“這是做麻辣火鍋底料的方子,還請先生把火鍋燒烤隊的人帶走,告訴他們做火鍋需要哪些調料,讓他們一個一個的背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