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攪家精婆婆,統領全家逃荒

第一卷:默認 第75章 不枉費沈清提前告知的心意

  沈清買的多,牲口坊掌櫃的又送了一輛車廂,不是闆車,是帶頂棚防水防曬的油布車廂!

  沈清已經提前訂過兩個車廂,自家夠用,不過送的東西不要白不要,她樂呵呵收下了。

  讓夥計給套在最健壯那頭驢後,轉身對江向西問道:“你看用這個當聘禮,是不是很實用?”

  關木匠不要聘禮,給的銀子再多還是會帶回來,并且是連帶關家的一起帶回來。

  愛兒女的人對自己舍不得花,省下來的銀錢用在兒女身上特大方,但江向西是娶,不是入贅,娶就要有娶的樣子,人家好不容易養大的閨女憑啥倒貼進江家門?

  江家又不是好到嫁進來就能吃香喝辣享福!

  江向西看着他娘買糕點、買布料、定糖,已經覺得是極好極到位了,後面見買銀簪子銀镯子覺得他心裡承受能力變強變大了,再不會為什麼事震動。

  可他娘花了六十兩銀子都比不上說将一頭驢和車廂一起作為聘禮!

  一頭驢十一兩銀子,車廂至少要二兩半吧,村子裡婚嫁大多在七八兩,娶媳婦的時候哭天抹淚認為多了,嫁女兒的時候又認為少了。

  他娘娶媳婦主動加,又給未出閣的小水提前準備了首飾……

  ·

  四頭驢一頭牛剛到村頭,立即轟動了整個七裡村!

  原本玩泥巴彈石子的孩童幾乎是彈跳而起,滿村子的奔走相告,回家通知大人。

  最終結果就是沈清還未到家,村子上上到七八十歲的老人下到抱在手上的孩童,全部眼巴巴的看着驢和牛!

  “真的是牛耶,牛角真好看,好想摸一摸!”

  “那長長耳朵的是驢麼?我咋覺得有些傻哩,不過傻傻的也很可愛。”

  “沈清一下子買回來這麼多牲口做什麼?老天爺,這得花多少銀子啊。”

  “還有幾天不就要收小麥了麼?然後就是耕田,驢和牛肯定是為了種田拉犁準備的。”

  “你說的對!”

  ……

  聽着熱烈的分析讨論聲,隻有趙洪兩家覺得不可能。

  沈清家的小麥都不收,換給他們兩家了,咋可能買驢和牛回來隻是為了耕田?

  難道,是要擴大生意?

  例如給毛筆送貨。

  越想越覺得極有可能!

  “嬸子,你這驢能讓我娃摸摸不?他以往做夢都想摸摸看;

  你放心,他就很輕很輕的摸幾下,要是敢摸重了我打的他屁股開花!”

  “我娃也是!心心念念了好久,嬸子你給她摸摸成不?”

  有人開了頭,原本隻是觀望豔羨的孩童立馬扯了扯自家大人的衣擺,雙眼期盼。

  大人被扯的沒法,尤其怕錯過這個村沒這個店了,急忙一并開口請求。

  沈清打趣:“我不能,不過驢和牛啊都沒問題。

  來,大家排好隊,從側面摸,别被撂蹶子踢到了!”

  不就是摸一摸麼,又摸不壞,有啥不可以的。

  孩童間爆發出歡呼聲,而大人們則是滿臉喜悅。

  沈清退到一旁,由江向西維持秩序。

  趙明月也得了空趕過來觀看,拉着沈清問道:“你咋一下子買這麼多頭大牲口,一天光割草料喂養都要耗費不少體力吧?

  不過還沒幾日要收小麥了,驢和牛都能派上用場,倒也實用。”

  沈清沒回答而是主動推薦:“三嬸,你沒想過買頭驢麼。

  你和大波去城裡賣豆腐倒是不遠,可三叔和大溪去各個村子換豆子拉着闆車要走多少裡路?

  要是有個驢子,非但不用拉闆車了,他倆還能輪換着坐上驢車,人不累又跑得快,多跑兩個村子換的豆子不也相當于多掙了銀子?”

  趙明月在此之前從未想過買大牲口,她一直覺得走點路算什麼?隻要能掙銀子就行。

  不止她這樣想,家裡人都是這樣認為。

  可現在聽沈清一番話,突然覺得買驢也不光是享受,更是能提高速度,提高了速度不就能多掙銀子嗎?

  過幾天就要收小麥了,她家田地不少,今年收成算得上不錯,往年倒是不用擔心,可今年家裡做上了豆腐以及賣豆腐,占用了不少人力。

  停幾天不做吧,說實在的她舍不得,并且農忙的時候也是莊稼人最舍得在吃食上花錢的時候,到時豆腐賣的又快又多,掙的銀錢翻倍不成問題!

  不停的話,又确實怪累的。

  而有了驢就不同了,田地裡馱運糧食的重活累活能交給驢來做,對于人來說一百斤的麻袋非常重,但對驢來說卻不算什麼。

  還有拉磨……

  趙明月想着想着恨不得現在此刻立即也去城裡買一頭驢回來!

  她丢下一句:“我回家和你三叔商量一下。”

  家裡原本有二十九兩的存銀,賣豆腐這些時日掙了足足七兩!添上幾兩銀子買上一頭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

  畢竟早買收小麥以及耕田全能派上用場……節省的人力用來做豆腐又能多掙銀子……

  江二爺和江英也來看了,兩人對視一眼,江英問道:“爹,三嬸買的話,咱們要不要也買一頭驢?”

  家裡本來有存銀,以往必然舍不得動,但最近賣麥芽糖掙了幾兩銀子,倘若水災真的六月來臨,那在來臨之前掙個十幾兩銀子應該問題不大。

  江陽點了點頭,開口道:“咱們家買牛。”

  驢是便宜好幾兩銀子,但驢馱三百斤重物,牛卻能馱五六百斤。

  老三家需要驢拉磨,買驢不管現在還是以後都最實用;自家不需要拉磨,馱物犁地少不了,更适合買牛。

  江英隻愣了一會就反應過來,“對,咱們家買牛更實用!”

  家裡不光東西多,還有不少孩童,倘若逃荒,漢子們拉家當,婦人們推車,孩童咋辦?

  走幾裡十幾裡路還行,三五十裡路的時候大人尚且要咬牙堅持,孩子們還不得哇哇哭。

  家當丢不得,孩子更丢不得,到時真真要逼瘋人!

  買上一頭牛,一下子省去五百斤的重量。

  她看向沈清家的驢和牛,知曉她在全力為水災做準備。

  或許,她小家也能拿銀錢出來買上一頭驢。

  到時牛拉家當,驢車拉家裡的孩童,也不枉費沈清提前告知的心意。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