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攪家精婆婆,統領全家逃荒

第一卷:默認 第389章 拉劉翠花雷老大一同組隊

  沈清眼角餘光注視着劉翠花,見時機成熟,詢問道:“翠花,你是想一起去麼?”

  衆多聊着天的婦人們目光全部轉向劉翠花,眼裡滿是震驚。

  不會吧,吃不好睡不好的去京城,翠花竟然想去?

  劉翠花被衆人盯視着,風吹日曬的粗糙臉頰漲紅了,呐呐道:“我、不,我這把年紀了,出遠門不像話;

  再說家裡一攤子事,出去了沒人做,還有一大家子人要吃飯,不做飯不行.....”

  不止沈清聽明白了,其他人也都聽明白了。

  翠花說了這麼多理由,沒有一樣是她不想去,通通是她不能去,而這個不能,是家庭瑣事以及家人綁住了。

  隻稍稍沉默了一會,人群中炸開了,紛紛找補道:“什麼年紀不年紀?你看秦婆婆多大的歲數,去年不也從千裡之外的七裡村來到這兒麼?

  不管是被迫的還是主動的,反正也是出了遠門不是?并且也成功了!”

  “是啊,咱們去年路上好幾個月,這去京城十來天,别說現在農閑事少,就是農忙你們雷家沒田地,這季節又不進深山打獵,需要你做啥活?”

  “對啊,不就是燒飯洗衣裳嗎,洗衣裳他們自己也能洗,燒飯随便對付一口呗,吃飽了就成,況且你家好幾個在毛筆工坊,是管晌午飯的,晚上一頓吃的不好也不影響幹活。”

  現在是繁衍的季節,除非是吃不上飯了,不然獵戶是能不打獵就不打獵,雷家遵循祖訓格外嚴格,這段時間有時間下來幫忙,她們才能知道雷家很閑!

  “既然無事,又想出去,時日不長,還全是熟人,為何不去?在想找這樣的好機會就難喽!”

  都不用沈清勸,衆人七嘴八舌你一句我一句,已經勸的劉翠花雙眼滿是心動。

  沈清無比佩服,怪不得有的商家買東西願意花錢請托呢,肯定是能看到效果啊。

  這不要錢的都勸的劉翠花心動不已,那花錢的還不更有用?

  沈清加最後一把火:“你要是不放心雷老大在家,何不把他帶着一起?反正現在無事,還能掙一份工錢呢。”

  兩人還不到四十歲,正值壯年,雖然在這兒算年歲大的,但一個是獵戶,身手敏捷,一個手腳麻利,能燒會洗又勤快,一同出門非但不是拖累還是助力,完全可以一起組隊!

  她隻看能力,年歲不是唯一衡量标準。

  劉翠花慌忙擺手,“不成不成,哪能要工錢!”

  外出的工錢足足一百文,那可是最高的,村子上誰人不知?她本來就是想蹭着一起去外面見見世面,看看不同的繁華景象,不給錢就很好了,哪能還掙錢?

  倒像是她為了占便宜似的。

  沈清拍闆道:“這樣吧,你們兩人隻算一份工錢,你看成不?你回去商量下,要是成,收拾了咱們一同出發。”

  又補充道:“外面肯定沒家裡舒坦,但和去年逃難路上相比肯定又會好很多,你們别太擔心。”

  逃難周邊都是吃不飽的災民,有對未知的恐懼,還有對未來的擔憂,能囫囵睡個安穩覺都是奢侈,這趟去的是最繁華的京城,有錢有裝備有車輛代步,兵強馬壯,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劉翠花不用沈清補充,都不擔心路上會吃苦!

  她是沒有進過深山打獵,但當家的他們每年都會去好多趟深山,風餐露宿還能比得上深山老林?

  她笑着應道:“好,我不擔心,我這就回去問問。”

  劉翠花腳步匆匆的往回走,一會就消失不見。

  留在原地的婦人們驚喜道:“話說雷家人太适合出去了!他們會打獵,身手靈活,還敏銳,晚上露宿山林也不用怕竄出來猛獸了。”

  “何止呐,咱們有農忙、還要種藥材,給莊稼施肥、除草、澆水.....也就冬天稍稍清閑下來,而雷家不種田地,也就夏秋需要打獵;

  打獵也不是一直打,中間還會隔開,完全适合出門呀。”

  “沈清,你剛是不是有意喊翠花去的?你是不是早就看出來他們家适合了!”

  沈清:.....她說她真沒提前看出來,你們信不?

  她隻是想着雷大富去了,何不幹脆把翠花雷老大一并帶着?這樣外出路上小雨不就能一次了解三個麼?

  掂量能不能适合一同生活。

  “肯定啊,我大嫂子有啥不知道的?不然她喊翠花姐一同去就算了,怎會連雷大哥一起帶着?”

  “是是是!”

  “看出來了!”

  沈清:......你看出了啥?她根本就沒有這個意思。

  不過真實意思不能說出來,隻能誤解下去了。

  *

  家裡全權交給江向南和江水,沈清終究還是有點不放心。

  江水照看花花兩姐妹她不擔心,因為兩人有手腳麻利又相處了幾個月的婦人照顧,各方面磨合好了,又安排了個婦人專門負責他們一行人的一日三餐,小水隻需陪伴。

  江向南管理三個工坊她也不擔心,三個工坊已經步入正軌,裡面都是熟練的老手,老三隻需要按時查看貨物即可;

  她放心不下的一是阿冰,按照原本的估算,順利的話五月中下旬能到家,怕她回來了有心事沒人商量,不過這事别人替代不來,隻能她此行緊湊些,争取早日回來。

  二則是擔心村子上安危,家裡最大的江向南也才十九虛歲,放在華國不過高中生或大一,就怕遇上大事慌了神,不知道如何處理;

  她又去找了江二爺江英讓幫忙多照看。

  二人自是毫不遲疑的應下了,讓她放心去外面拓寬市場。

  一邊收拾,日子一邊到了五月初五。

  端午節吃粽子,這很重要。

  以往在七裡村時,隻象征性的換或買兩斤糯米,包上幾個粽子,全家分着吃就當過節了。

  講究的人家會放上幾粒紅豆或者一個紅棗,窮苦的則直接省略,不過節了。

  來到葫蘆村的第一個端午節,村子上人不僅要過,還要熱熱鬧鬧隆重的過!

  提前兩天全村都準備上了~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