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攪家精婆婆,統領全家逃荒

第一卷:默認 第66章 挑撥

  沈清說完話,柳煙兒聽到後先是微微一怔,像是想到了什麼,眼底透着無奈和茫然,随後又搖了搖頭,扯出一抹苦笑。

  她低着頭,手指緊緊拽着孫捕頭的衣袖,不甘道:“帶不回江雨,我娘在柳家就要受苦了。”

  孫捕頭看向甯願玉石俱焚的江雨,又望着絲毫不退縮的江家人,以及院子圍牆上趴着的層層疊疊村民,咬牙勸道:“今天失誤了,他們人多勢衆,強行帶走怕是不成;

  無礙,等我召集底下的捕快再來,你且放寬心,沒有我孫貴辦不到的事!”

  幾個無權無勢的村民而已,帶走一個和離村婦,還不和逮走隻螞蟻一樣容易,晾他們也翻不出風浪。

  柳煙兒妩媚一笑,誇道:“孫郎真男人~隻是要盡快呢,家裡洗衣做飯一大堆活等着人做....”

  孫貴滿眼得意之色,心裡盤算這兩天休沐,等一上值他就召集人手過來。

  江家人就等着吧,别想日子好過。

  ·

  孫捕頭帶着柳煙兒走了,江二爺伸手抱拳謝道:“今日感謝各位仗義執言。”

  江雨躬身朝各處行了個謝禮。

  圍觀的村民反倒不好意思了,紛紛說道:“嗐,一個村子的客氣啥。”

  “江雨是咱們看着長大的,幫着講兩句話又不出錢出力,多大點事還值當謝啊。”

  和樂氣氛中,王富貴灰頭土臉的偷偷溜走了。

  他原本想留下來看熱鬧,再看看江家人得罪了柳家吃癟的場景,結果熱鬧沒看到,他倒像是幫着外人笑話自家村子人似的。

  此時道謝畫面中他成了無關之人.....算了算了,無關就無關吧,他家沒什麼事需要村子上人幫忙,自家人口不算少,以後也指望不上他們,關系不好又不會吃虧。

  誰說一定要和鄰裡處好關系,他以往幾十年沒處好不也日子過的好好的麼,有啥子要緊。

  況且江雨得罪了柳家,那就是得罪了孫捕頭,得罪了孫捕頭就是得罪了官.....村子上人真是頭發長見識短,還敢幫着說話,一個個好日子過到頭了!

  說不定過兩日孫捕頭又來了,到時有他們好果子吃....

  越想越覺得自己是聰明人做派,王富貴哼着小曲漸漸走遠。

  人群散去,沈清讓周燕劉秀蘭先送江雨回家,也是讓兩人好好勸慰一番。

  周燕劉秀蘭接下任務,一左一右的攙扶住江雨,真心誠意勸道:“妹子可千萬别想不開偷偷做傻事啊。”

  “在柳家的日子已經過去了,以後咱好好活着。”

  江雨璀璨一笑:“兩位嫂子放心,大嫂對我很好,家裡人也對我很好,還有你們,我不會想不開。”

  她可以死,但再不會像以往那樣隻準備偷偷死。

  她連死都不怕,幹嘛要放過逼死她的人?柳家、孫捕頭對她不好,她就算死也要拉他們做墊背,以防他們再找江家人的麻煩。

  這幾日她有好好想過,她現在又是江家人了,和柳家、孫捕頭硬碰硬,打不過不說,就是拿刀砍到他們,官府追究起來大嫂侄兒侄女他們全部要連坐,無端連累整個江家。

  唯有方才那樣說才能震懾住孫捕頭,讓孫捕頭畏懼一二,可這點子畏懼不知能管多久....

  趙明月憂心忡忡:“你說小雨這孩子會不會想不開做傻事?”

  原本就糟心,回來後好不容易安穩了幾日,又出了這事,村子上人家也不全是好的,像是偷偷去給小雨傳話的人不就是想看笑話麼。

  看别人家的熱鬧不嫌大。

  她擔憂的念叨:“女子名聲何其重要,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人,咋辦才好呢。”

  “三嬸放寬心,名聲這東西也隻能禁锢在意的女子罷了,一旦不在意也就沒啥子要緊,小雨如今在乎的不是名聲,而是家人。

  隻要咱們讓孫捕頭沒法過來耀武揚威,小雨就不會做傻事。”沈清分析道。

  趙明月想到近幾日江雨的心氣神,确實和在柳家看到的灰敗不一樣,整個人仿佛重新活過來般。

  隻是,“咋讓孫捕頭沒法過來找事?”

  沈清湊到趙明月耳旁,壓低聲音詳細訴說。

  趙明月聽着聽着皺起的眉頭舒展開來,随後一拍大腿:“我咋沒想到呢!清兒你等三嬸的消息,明早保管辦的好好的!”

  趙明月一家回去準備了,這邊沈清抓緊時間給江二爺五爺兩家開小課。

  “豆腐是實惠日常的食物,城裡大多數人家吃得起,村子上自家種的黃豆也願意換着改改口味,但麥芽糖不同;

  一斤七十多文,大多數人家舍不得買,舍得買的大多也不會在街邊巷子裡購買,怕克扣稱;

  倘若用小麥糯米換,别說如今的月份糧食緊張,就是下個月小麥收獲,願意拿來換麥芽糖的人家也屈指可數。”

  江英江大浪不住的點頭,江二爺和江五爺也微不可察的點了點頭。

  “所以豆腐的售賣方式不适合麥芽糖,咱們還是要和糖鋪、糕點鋪子甚至脂粉鋪子合作才行,也就是給他們供貨,讓他們售賣。

  利潤必然會低一些,這樣也有個好處,就是騰出人力專心制作。”沈清說完,問了一句:“你們覺得如何?”

  夜裡看不清,隻能白天熬制,一鍋最少三到五個小時,也就是上下午最多各一次,漢子們做準備工作,婦人們熬制,再派兩個人送貨。

  像一個小型的制糖坊,省心省力,隻需撲在制糖工藝上即可。

  江大浪驚喜附和:“我覺得很好!”

  他原本還操心做出來往哪裡賣,這麼貴的東西賣不掉咋辦?即使能賣掉,一天能賣多少。

  江英保守估算:“我們兩家人多,有三個大鐵鍋,分批少量多次,後面麥芽發的多跟上了,一天做個幾十斤不成問題。”

  沈清:何止呐,書上說了純熬制一天能做上百斤,上升空間大着呢,也正因為量大才要走批發路線。

  零售太慢了。

  他們需要銀子,且越快越好。

  第二日一大早,趙明月特意帶上江大溪洪荷花打配合,拉着賣豆腐的闆車,直奔升平巷。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