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成惡毒原配後我成了團寵

第483章 還是要分別的

  

  武國公府來的是衛芙蓉,順安侯府來的是張思蘅夫婦。

  張思蘅瞧著出行的馬車,就看向傅休辭和白屹洵,晏子寧說,去京城路途遙遠,可要珍重,望城雖然近,但海上風浪大,也要小心。

  嗯,放心吧。

  傅休辭和張思蘅也是有十多年的故交,之前張思蘅也是在京城為官,後來祖母故去,丁憂一年。

  算著日子,這個月四月,也就到期。

  可是官復原職?

  還未定,祖父和父親也都丁憂了,張家在朝中的人,還在活絡,不過祖父官復原職,倒是沒有問題。

  張思蘅看向傅休說,陛下過年的時候,還讓人送來年禮,所以祖父還是會回工部的,這工部尚書的位置一直空著,我想陛下,就是為祖父留著的。

  不過父親的位置,已經被攝政王的人佔了,隻能另選一個職位,我姑父就任吏部侍郎,有什麼空著的職位,拿下來,並不難。

  嗯,這倒是,陛下向來很器重你們順安侯府。

  傅休辭點頭,就問,那你的打算呢?是尋一個地方官,還是在京城為官?

  此事....,張思蘅想了想,搖頭說,得先看我父親的官職,我再做出抉擇。

  話落,又笑著說,不過祖父和父親都會上京,那我必然也會,到時候,我們京城再聚。

  晏子寧聽著,卻是提了一句,內閣有個位置空著了,是今年新春的時候,惹了事情,被陛下革職,思蘅兄可以考慮考慮。

  內閣....是個不錯的去處。

  張思蘅聽著,還真靜默了,卻是皺眉說,但大公主和攝政王必然都盯著,我祖父和父親都位居要職的話,我很難再拿到重要的職位,恐怕隻能外遷,任地方官,待個兩三年。

  聞言,白屹洵想了想,建議道,那不如就選擇越州,剛好,鄭家的人,就在越州。

  嗯,我和二郎想的也一樣,祖父和父親,也是這樣想的。

  張思蘅輕笑著點頭,看向白屹洵說,不過,若是能當個京官,對於順安侯府而言,更好,畢竟我們離開朝廷都有一年,回去還要收攏權力,我外遷,終究不利。

  話落,就不提這些了,看向他們說,好了,不說朝廷的事情了,這些我會看著辦,你們就別擔心了。

  蘇棠梨這邊,是和鄭灼華她們高興聊天,姑娘家肯定不會說朝廷的事情,感傷了幾句,就說起好吃好玩的。

  等回瞭望城,我就給你們寄望城好吃好玩的。

  等今年回了京城,我也給你們寄京城的首飾和吃食。

  鄭灼華笑著說,所以我們得保持書信往來。

  軍營這邊雖然寫信不方便,但有機會,我就給你們寫信。

  衛芙蓉很是豪爽一笑,又說,我明天就回軍營了,不過會先回一趟夫家,到時候,我們還能在蓮鄔見一面。

  這好呀。t.

  蘇棠梨欣喜,她還蠻想見見衛芙蓉的軍師相公,又看向依依不捨的傅綾之姐妹。

  六月份,你們不是會來,到時候我帶著你們吃好吃的。

  嗯,那棠梨姐姐,你們一路小心。

  傅綾之點頭,瞧著天上有烏雲,也不耽誤她們趕路,就鬆開了蘇棠梨的手,囑咐說。

  一定要和我們寫信。

  嗯,放心吧,我會的。

  蘇棠梨點頭,見白屹洵他們也說好了話,傅三爺和傅三太太也和姜氏擺手。

  便也不多留,直接上了馬車,又撩開窗簾,和他們招手,眼瞧著他們的身影越老越遠,直到看不到,才放下窗簾。

  她是和白老太太,姜氏,韓氏,姜老大媳婦,姜老二媳婦,還有白怡銀一兩馬車。

  白老爹,白老大,白老二,姜老大,和姜老二一輛馬車。

  白屹洵則是和傅休辭,晏子寧,再是姜空青一兩馬車。

  剛好姜空青是大夫,路上晏子寧的身體不舒服,有他照顧,可就方便多了。

  晏子寧還笑著說,幸好我選擇和休辭一起回京,要不然,沒有姜大夫,我可是寸步難行。

  那可不是,若不是有姜大夫在,我可不會帶上你這個累贅。

  傅休辭笑著打趣,不過瞧著晏子寧的氣色好了很多,還驚訝姜空青的醫術,沒有想到空青你的醫術這般精湛。

  我自小跟著祖父學醫,這幾年又跟著祖父背著葯囊,到處行醫,見過很多疑難雜症,也拜訪過不少醫者。

  姜空青收著針包,邊和他們說,我和前輩們學習了很多,晏公子的病症雖然是從娘胎帶出來的,跟二郎的情況一樣,不好醫治,但緩解卻是不難。

  話落,便說,等到了蓮鄔,我去藥鋪買些葯,做成藥丸,這樣方便晏公子隨身攜帶,寒疾犯了,就吃一顆,絕對是可以緩解的。

  晏子寧感激地看向姜空青,好,多謝空青。

  晏公子客氣了。,姜空青笑著搖頭,又囑咐說,不過晏公子的寒疾是每到冬天才會犯,那就可以在天氣溫暖的時候,做些溫補,這樣到了冬天,寒疾也不會太嚴重。

  我寫幾副溫補的方子,晏公子還可以請個擅長葯膳的廚子,搭配著,對寒疾的緩解是很有效的。

  好。

  晏子寧聽著,心中還有些欣喜,這寒疾拖著他二十年了,好幾次都險些要了他的命。

  若是能緩解,這自然最好。

  隻是禦醫都達不到這樣的效果,姜空青可比他還小半歲,醫術卻這麼好。

  這還多虧前輩們的指點。,姜空青笑著說,尤其是這幾年,闖南走北,雖然是在民間行醫,可民間的疾病才多。醫術隻有見過了切實的病症,動手醫治,才能飛躍長進,這是祖父的話。

  傅休辭聽著,笑著點頭,這話倒是,太醫院的太醫每半年,都要出去一趟,為的也是讓醫術飛躍,不然窩在太醫院,可沒有長進。

  話落,又笑著提了一句,教你的前輩,不會是從太醫院出去的太醫吧?

  嗯,還真有!

  姜空青欣喜地說,其中一位還是太醫院的院判,張太醫,我聽祖父說,張太醫可是有內傷聖手的美稱。

  若是張太醫都治不了的內傷,那大周也沒有人能治。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