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一起割稻穀
聞言,白屹洵失笑,不過蘇棠梨現在的月份小,還是可以慢慢逛街,而且還有兩位妹妹相陪,也不會出事,便也能放心。
就先等蘇棠梨進屋休息,他才帶著鄭躍淵幾人朝著城北郊外去,華梓梧,池暮歸和黎百川就沒有去,他們就安排晚上的遊玩。
等白屹洵幾人到郊外稻田的時候,晏珺硯,韓大同,還有許平旺,白遷,都在田裡忙活著。
見到白屹洵帶著幾位翩翩公子來了,韓大同還愣住了,也知道他們的身份,先前白屹洵提過。
也知道他們昨天就到了,隻是這兩天要割稻穀,忙著沒有去見見,沒有想到白屹洵直接將他們帶來了。
韓大同看著自己挽著的褲腳,還有手上的泥土,也不能招手,不然得甩著他們一身泥。
就笑著說,"你們就在上面的石頭上坐著,等我們忙完了,再上去說話。"
許平旺手上拿著鐮刀和稻穀,見白屹洵要下來,忙說,"不用不用,二郎你也是的,我們都說了,不用你來,你在家裡陪著弟妹就好啦。"
"是啊,我們請了村民幫著我們收割呢,不過他們正跟著晏大郎,在下面的稻田忙活著,待會兒就來了。"
白遷也說,卻見白屹洵已經下來拿過鐮刀,便走過去,笑著說。
"你把人帶過來了,不陪著,就這麼晾著他們啊?"
聞言,白屹洵卻是勾了嘴角,含笑朝著鄭躍淵六人看過去說,"我可不是帶你們來觀賞的,自然是來幹活的。"
話落,指著另一邊的鐮刀說,"拿著割稻穀,帶你們體驗體驗農民的生活。"
鄭躍淵幾人聽著,啞然失笑,傅禹之還笑著打趣,"二郎,你可真是夠奸詐的啊,竟然把我們騙過來,給你做免費的苦力活啊。"
"是啊,這得有工錢吧。",鄭躍淵也噙著笑打趣,但人也下來了,拿起從未見過的鐮刀。
學著白屹洵的樣子,生疏地割稻穀,但覺得蠻有趣的。
"對對對,得有報酬啊。",舒鳴溪瞧著黃燦燦的稻苗,感嘆了一聲,這可是他從未見過的景色啊。
又饒有興趣地下來,拿了把鐮刀,讓白屹洵教著他割稻穀,當即就能上手,越割,越是有趣。
趙陸行和周澄也是第一次見稻苗,在陽光在照耀下,竟比黃金還要耀眼。
當即也笑著下來,拿著鐮刀割稻穀,還比試,誰割的稻穀多。
韓大同他們三人眨巴眼睛,這勛貴子弟也真是奇怪,竟然對農活這麼有幹勁。
"因為沒有見過吧,才覺得新鮮有趣。",許平旺瞧著他們還真下來割稻穀,也是被嚇了一跳。
這些可都是貴族公子啊,竟然跟他們鄉下百姓一起割稻穀。
但瞧他們的面上都帶著笑容,也不禁笑著,和韓大同說,"二郎願意結交的勛貴子弟,可非是矜貴嬌氣的,不然二郎也不會帶著他們過來。"
"而且,他們割的稻穀又快又好,這可比我們強多了。",白遷抱著割好的稻穀,先捆好,再放在一旁,笑著說。
"難怪二郎,要帶著他們過來。"
韓大同聽著,不禁樂笑了,又看向那邊和他們說笑著的白屹洵,含笑道。
"我們雖然不讓二郎來,但二郎又怎麼會讓我們幹活,他自己在家裡遊玩,這不,把能幹活的,一起帶來了。"
許平旺笑著感慨了一句,"隻是沒有想到,養尊處優的勛貴子弟,幹起農活來,比我們還帶勁。"
而這邊越幹越有趣的鄭躍淵幾人,在問白屹洵一些農科的問題,可真是受益匪淺。
舒鳴溪還感嘆道,"我還是第一次和農民這麼貼近,剛剛走來的時候,我見村民都在田裡忙活,這個畫面看起來,雖然辛苦,可卻很安寧。"
"嗯,對於村民而言,有事可忙,要不無事可做強。"
白屹洵看向他們說,瞧著他們的額頭上有汗水,就走過去,抱了幾個水囊過來,給他們。
又看著稻苗,不禁彎了眉梢,他們真的種出了糧食。
這可是筆很大的財富,不過他也沒有出多大的力,還是晏珺硯的功勞。
心中想著,就見晏珺硯帶著村民過來了,瞧著他們似乎很驚訝,"蘇娘子有了身孕,你怎麼不在家裡陪著?"
"總不能我在家裡悠閑喝茶,你們在這裡忙活。"
聞言,晏珺硯也知道白屹洵的性子,便和其他人禮貌打了招呼,就和村民拿著鐮刀,開始割稻穀,一邊說著。
"我們有三個稻田,原本是定在後天開始收割的,但這幾天陽光好,剛好割了稻穀後,可以曬曬。"
"不然後面下大雨,就不好入倉了,所以昨天我就找了村民,今天一早就割稻穀,下面的稻田已經收割好了,現在就剩下這兩個稻田。"
白屹洵點頭,轉頭看向一邊忙著做活的村民,一邊誇讚稻穀長得好,也輕笑了幾聲。
看向晏珺硯問,"對了,我瞧著城北稻田的水澇是要比之前好了一些,先前來,這一片都是水,現在村民還能開始種糧食了。"
"嗯,二月份的時候,我們的稻苗就有了起色,那會兒村民就來請教,我便教了疏通水澇的法子。"
晏珺硯邊做活邊說,"但二郎你調配的藥物,我跟他們說了,他們也不會弄,所以便沒有說,所以雖然能疏通一些水,但水田還是沒有太大的改善。"
話落,又看向白屹洵說,"不過,林知府挖了深水渠,不僅將城北的水澇引出去,還將活水引進來,這可改善了城北水田的水質。"
"所以,才能看到這些水田都能種上莊稼。"
聞言,白屹洵若有所思,就問,"那林知府挖的水渠,晏大郎有去看過嗎?"
"沒有,離這裡有些遠,而且有官兵守著,旁人也進去不得。"
晏珺硯搖頭,繼續割稻苗,見白屹洵在靜思,就提了一句,"我聽說林知府原現挖過水渠,還做了河堤,功績不小,這才能升遷為知府,這不一來,花了近四個月的時間,挖了深水渠。"
"晏大郎,你可知道,前知府任職也有四年,卻挖不出這樣的水渠。",白屹洵和晏珺硯說,"前知府大人並非無為而治的官。"
"這些年也想了很多法子,可這位大人一來,就能挖了水渠,我倒是願意相信是林知府的本事,可有些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