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三十一章
張夏寶被安排挑水,去地裡除雜草,他哪裡幹過?
又裝不來病,思來想去,就使喚二丫和三丫幫他做。
可二丫和三丫每天也忙,做完這些每日分配好的活計後,張春桃還要她們倆上山去采山貨去。
兩人開始還說不會,張春桃一聲冷笑,不會就去問,這麼些年當初她也是不會,不也磕磕絆絆的學會了麼?
真要是不認識,那還記得每年她采摘回來的山貨吧?依葫蘆畫瓢就是了。
還規定了,兩人每天最少都要采摘半背簍回家,不然就沒飯吃。
這都是當初原身遭遇過的。
她那個時候也是不會,可就被張大成和趙氏逼着上山去采摘山貨貼補家用。
想讓趙氏教教她,可趙氏怎麼回答的,不會就去問,村裡那麼多人,跟着人家屁股後頭學,人家采什麼,她就采什麼。
還規定每天必須采摘多少回來,不然不給飯吃。
原身沒辦法,厚着臉皮跟在村裡的婆娘們後頭,跟着學。
她不好意思問,就隻遠遠的看着,采錯了不少東西,回家就被趙氏劈頭一頓臭罵,還要挨上一頓打。
原身也是要強的,記住了每次采摘錯誤的,隻要錯過一次的,後來就再也不會摘錯過。
時日久了,趙氏和張大成有疏漏痕迹的時候,原身身上的傷就被村裡的婆娘們看到了。
大家都知道張大成夫妻是什麼人,張家大丫是個苦命的丫頭,又見她知曉分寸,并不上前厚顔糾纏,跟着後頭撿便宜。
有些婆娘就軟了心腸,故意走得慢些,或者說話聲音大些,暗地裡教原身,什麼時候該采些什麼,什麼樣的才好,哪裡才會有。
原身聰明,隻要這些婆娘說過一次,她就記在心裡。
而且她并不會跟在這些婆娘後頭撿便宜,而是铤而走險,進了更深的山裡。
要知道,八角屯這個村和附近的山村都差不多,村子都是坐落在山腳下,一條河從山裡蜿蜒而出,養活了這附近十裡八鄉的村落。
八角屯背靠大山,方圓地勢比起周邊的村落還算平緩,沿着河邊平緩的地方,村民們世世代代開墾出了不少水田。
地勢略微高些的地方,挨着山腳了,就開墾成了旱田。
村裡的村民就靠着這些田地生活,碰到豐年,風調雨順,地裡收成好,一家子還能混個肚圓,年底還能吃上一頓肉。
碰到不好的年成,大河發洪水,或者幹旱,地裡減收的時候,因為靠着大山,倒也還能進山尋些山貨,不至于餓死。
平常的年份裡,每逢春天,山裡萬物勃發,還有秋天,碩果累累的時候,村裡的女人和孩子,就會上山采摘山貨,補貼家用。
她們更深的林子是不敢進去的,裡面不僅有狼群,還有大蟲猛獸,碰到了就出不來了。
更深的山裡,隻有那些男人們到了秋天秋收結束之後,湊上十來個人,才敢進去一探。
村裡的男人到底是世代靠着大山的,都有些打獵的經驗,不過因為家裡有地,不是那種深山的獵戶,所以技術大多不怎麼娴熟。
也就是在山邊邊,下個套,挖個坑之類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