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結果
衆人看着宋遠橋,有點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宋遠橋淡聲道:“如果你們足夠了解江先生,就應該知道,他不是那種喜歡随便亂說話的人。以他的地位,說出去的話,就是潑出去的水,收不回來的。對我們來說,幾百億已經是非常驚人的數字,百分之三十的股份,也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可對江先生來說,你們覺得重要嗎?”
“他的青雲地産,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僅僅是純利潤,就高達一千多億。他名下的那些公司,看着沒什麽,實際上已經占領了很多的市場份額,而且每一個都是潛力巨大,現在估值已經翻了好幾番。”
“這樣的人,并不缺錢,更不會為了錢,去折損自己的聲譽。對他來說,名譽是無法用金錢彌補的,孰輕孰重,他比我們清楚。”
“你們有懷疑,是因為你們沒有達到他那個層次。”
“但我相信江先生,他說有這項技術,就一定有!而且我覺得,這對我們江洋集團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巨大機遇。如果我們抓住了,未來一定擁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請各位牢記一句話,成功的路上,你自己的能力,最多隻占百分之十,運氣占了百分之三十,還有百分之六十,則是靠貴人相助。江先生,就是我們通往成功的貴人!”
宋遠橋的一番話,說的衆人鴉雀無聲。
他們不知道該說什麽,也沒有任何理由去反駁。
因為宋遠橋說的沒有錯,江志浩不缺錢,更不缺名氣,他不太可能用一項并不存在的技術來騙取江洋集團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再說了,從法律角度來說,這件事也不太可能做成。
如果技術真的不存在,他們完全可以去法院去告,甚至可以直接撕毀并未真正成立的協議。
但如果這項技術真的存在呢?
衆人想到這個可能的時候,眼睛都開始亮了起來。
倘若江洋集團掌握了足以改變國運的超級技術,賺錢還是難事嗎?
別說拿百分之三十的股份去換,就算百分之九十,他們都不覺得虧!
很多市值上萬億美元的頂級公司,就是靠着領先全世界的技術才走到這一步。
如果江洋集團能達到這個層次,就算隻剩百分之十的股份,那也價值上千億美元!
這是多麽龐大的一個數字,比現在的江洋集團還要多出十倍以上!
而實際上,他們擁有的股份,高達百分之七十!
有人又提出了疑問:“如果江先生真擁有這樣的技術,那他為什麽隻要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而且還要給我們三百億,我不覺得江洋集團有資格占這麽大的便宜。”
衆人都沉默下來,是啊,這項技術的價值不可限量,把江洋集團整個賣掉都無法與之相提并論。
江志浩為什麽要這樣做?
宋遠橋也回答不上來,沒有人能想象的到,他們眼裏價值連城的技術,對江志浩而言,隻是尋常。
在他腦子裏,有着之後數十年的一切記憶。
而江志浩早已經脫離了所有東西一把抓的層次,他要的是躺着都能賺大錢。
公司股權,他隻要百分之三十,不需要有決策權,隻需要有分紅權。
而且,無論以後公司的股權如何稀釋,他的百分之三十,是一定不能有變化的。
隻要份額不變化,管你怎麽發展都無所謂。
人才到處都是,江志浩深知一個人的精力有限,他要收購的公司太多了,不可能每個公司都由自己來做主去管理,去決策。
讓那些真正的人才繼續掌舵,自己賺取一部分利潤就足夠了。
這種想法,很符合江志浩的手段,隻是別人理解不了他宏偉的計劃而以。
理解不了,自然也就無法回答剛才的問題。
最後,宋遠橋隻能道:“也許江先生的思想,已經和我們不是同一個層次,他怎麽想的,無從得知,但可以肯定,這不是他欺騙我們的理由。我希望你們能夠認真考慮這件事,并積極的推動下去。記住了,千載難逢的大機遇,也許一輩子隻有一次,錯過了,就再也不會有了。”
宋遠橋還有一句話沒有說,那就是擁有這項技術的江志浩,無論和任何公司合作,都可以輕松把那家公司推到世界巅峰的位置。
所以,他根本不需要考慮公司的規模。
也許,江洋集團隻是湊巧送上門來,被江志浩随手點石成金罷了。
說白了,就是運氣好,沒有其它的原因。
雖然這個猜測和真正的事實還有一定的差距,但也是其中一個因素。
江志浩的确不怎麽在乎公司規模,隻要公司的掌舵人足夠優秀,他自然會有無數種辦法,讓這家公司快速成長起來。
還是那句話,論賺錢,江志浩在這個時代自稱第二,就沒人敢自稱第一!
江洋集團的一行人,帶着複雜的心情離開了。
當天晚上,江志浩把技術資料發送到了宋遠橋的郵箱裏。
宋遠橋激動的一夜沒睡,通宵研究資料。
雖然不是完全能看懂,但直覺告訴他,這件事有很高的成功可能!
他已經顧不上休息,立刻找到已經聯系好的技術專家進行論證。
花費數個星期的時間進行模拟建模,最終的結果表明,技術資料在理論上來說,沒有錯。
隻要現實中按照模拟數據去打造,并完善各項條件,結果會一模一樣。
因為他們的模拟數據,已經進行了不下于一百次的試驗,每一次的結果都是完全相同的。
江志浩給出的技術資料,數據實在太詳細了,詳細到隻要他們把這些資料一步步驗證沒有錯誤,結果就不會出錯。
當結果确定後,實驗室裏一片歡呼。
宋遠橋更是第一時間給江志浩去了電話,表示無論公司如何決定,他一定會百分之百支持這項收購方案!
江志浩對這個結果并不意外,隻淡笑了一聲,道:“不用太着急,過幾天再說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