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四合如意

第285章 求助

四合如意 雲霓 4133 2025-04-19 16:03

  柳四娘皺起眉頭,顯然不贊成這話。

  管事媽媽苦口婆心:“有些話娘子不愛聽,奴婢也得說。”

  “咱們家是書香門第,族中長輩很在意這些,”管事媽媽道,“您也到了說親的年紀,名聲對您格外重要,被人打聽到閑言碎語,可能就會葬送好前程。”

  女子的前程自然就是有個好夫家,名聲壞了,還指望高嫁不成?

  自從柳四娘降生,管事媽媽就在身邊侍奉,情分與尋常主仆不同,才敢說這些話。

  柳四娘道:“這話未免太言過其實,謝大娘子與尋常商賈不同,哥哥他們給小報寫文章,爹爹還寫信誇贊,照你這麼說,哥哥也得退避才對。”

  “此一時彼一時,”管事媽媽道,“現在二爺能做這些,将來考中了進士,做了正經的官員,還能做這些?”

  柳四娘一驚:“怎麼不能?二哥不是那樣的人。”

  管事媽媽不再說話,一雙眼睛中閃動着異樣的目光。

  柳四娘的臉徹底沉下來,她撩開簾子向外看,看到又有人往永安坊去,登時滿是羨慕。看着自家娘子的神情,管事媽媽不禁歎了口氣。她說這些沒用,看來隻能等到去汴京之後,四娘子才能明白。

  商賈身份最低。謝大娘子在大名府能如此,都是因為在劉知府案上出了力。要不是誤打誤撞讓劉知府盯上了泥爐,哪裡有她露面的機會?人不會一直都這般幸運。

  “奴婢說這些,都是趙娘子的意思。”

  聽到母親,柳四娘不敢再說話,不過暗地裡她卻琢磨着,要不要将自己上次去京城記下的手劄拿給謝大娘子。

  可惜不能與謝大娘子一同做佛炭買賣,她總覺得錯過了一次好機會。

  ……

  另一邊,左尚英也在與一個表親說話。

  那表親是母親周氏一族旁支的子弟,平日裡甚少來往,看了大名府小報找到了左尚英,還提來了不少的禮物。

  那周大郎低聲道:“知曉表弟在這裡,我們就來了。”

  左尚英顯得有些意外,不過……隻有他心裡清楚,是他有意将謝大娘子鄉會的買賣透露給周家的。

  他想要幫周家一把,也想要為自己日後鋪路,考中入仕也需要銀錢打點,他家境貧寒,沒有許多銀錢,他有的隻是腦子而已。

  看到謝大娘子給鄉會定下的規矩,聽說工匠的工錢有了比照,他就覺得這鄉會可以。将木柴窯換成石炭窯,燒窯的時候會省下一大筆銀錢,現在又有這麼多工匠願意跟随謝大娘子,大家願意遵守鄉會的規矩,就等于獎懲都有了依據。

  瓷器本錢小了,能賣得便宜。

  燒制的品質也不會下降,甚至因為工匠聚集還會提升。

  再加上大名府積累的名望。

  天時地利人和都占滿了,哪有不成事的道理?

  左尚英合上面前的書冊,看向周大郎:“表兄找到我,是想要問謝大娘子?”

  周大郎不禁驚詫,結結巴巴地道:“表弟怎麼知曉?”

  “周家有處瓷窯,”左尚英道,“這兩年買賣卻不大好,現在看到小報上說的鄉會,是不是也想來打聽打聽消息?”

  周大郎躬身道:“表弟真乃神人也,将來必定能有個好前程。”

  左尚英搖搖頭:“哪裡這般簡單?”

  周大郎目光閃爍,他就算是個商賈卻也知曉官場中事,一個剛入仕的小官光靠俸祿無法在京中度日,大多要靠族中資助些銀錢度過開始幾年。

  但左尚英沒有什麼族人,若是周家能依靠,左尚英應當不會拒絕,當下他也不多言,再次躬身:“周家瓷窯眼見就走投無路了,我又委實沒有别的思量,表弟幫我,我必定記在心上,将來能用得着周家的地方,絕不會有二話。”

  生怕左尚英不信,周大郎對天發誓,倘若哪天忘恩負義,别說是他,整個周氏一族也不得好下場。

  周大郎是真的急了,瓷窯是周家祖傳下來的,若是敗在他手上,他不知道該怎麼去面對族中長輩。

  左尚英拉着周大郎坐下,讓他穩住情緒,然後才道:“周家瓷窯因何一年不如一年?”

  周大郎歎口氣:“木柴價錢越來越貴,瓷器本錢漲上去了,賣的也貴。所以聽說石炭窯我才動心。”

  左尚英點頭。

  周大郎道:“但我也知曉,大名府賣的是佛炭和泥爐,謝大娘子在礠州有新窯,我也去看了燒制出的樣式,與我們燒制的完全不同,我又不想丢了周家的手藝。”

  說到這裡,周大郎徹底洩了氣。

  “我都不知道自己為何來這裡?我又想要做些什麼?我看不少商賈去永安坊,我也想過前往,但又折了回來。”

  “我自己都沒想好,總不能去問謝大娘子,該怎麼做?”

  左尚英沒有說話,而是拿起了桌面上的小報遞給周大郎:“表兄可以看看這個。”

  周大郎順着左尚英所指瞧過去,上面寫着謝子紹重建大名府謝家窯,而且這次修的不是木柴窯而是石炭窯,幫忙建窯的正是謝大娘子的鄉會。

  周大郎将這段反反複複地看了幾遍,然後他擡起頭:“那謝家窯建好了石炭窯,會燒制什麼瓷器?”

  “你說呢?”左尚英道,“若是燒制謝大娘子的新瓷,何必再叫謝家窯?”

  周大郎登時眼睛一亮,整個人明白過來:“你是說,這樣加入鄉會也可以?讓謝大娘子出面幫我們重新建窯?”

  左尚英道:“就算是這樣,你恐怕也要遵守鄉會的規矩,由鄉會工匠查驗之後,瓷器方可售賣,我聽說一年要交一百貫,作為查驗的費用。”

  一百貫。

  周大郎抿了抿嘴唇,周家不是拿不出來,可是這要花的可不止一百貫。

  “我們瓷窯的工匠隻剩下一人,好在我們周家人懂得燒窯技藝,這倒是可以撐過去,就是……修新窯的銀錢,我們恐怕湊不齊。”

  周大郎盯着左尚英,似是要讓左尚英幫他想法子。

  左尚英卻道:“這麼一說,我也沒法子,若不是小報給我一些潤筆,我恐怕連進京趕考的銀錢也湊不齊。”

  周大郎想要說些什麼,卻不知道要怎麼說。

  “我的意思是,”左尚英道,“你是不是問錯了人?你想與誰做買賣,就該問誰才對。”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