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擦亮眼,抑郁知青娶回家

第1361章 辣醬、青椒、護田堤壩、面包

擦亮眼,抑郁知青娶回家 3655 2025-04-17 11:03

   原料充足,就地供應,機械運轉正常,工人們手底下越加熟練,辣椒醬産量穩中增加。

   八月份開始,從一萬五千罐增産到了兩萬罐,隔一天,拉去蘭城東部市場發一車,是左師傅裝五萬斤的大貨車拉去。

   廠區辦公房裡,秦川簽完一周時間的出入庫單,看一眼樂呵呵的張瑞祥和李平娃,對他倆滿嘴誇贊。

   “不錯不錯,每天保量出一萬五千罐的前提下,多出一罐提成一分錢,這一個月的工錢就是這麼算的吧?”

   張瑞祥趕緊搭話:“小川老闆,就是這麼算的。”

   每天保證兩萬罐産量,每個工人每天多拿五塊錢。

   辣椒醬廠裡幹活的工人每天的工資有了十五塊,一個月掙西百五十塊,比市委陸書記的工資還高。

   廠裡百分之九十的人是小水村人,百分之十的是小水村人的親戚,偷偷安排進去的,看他們手腳還算麻利,秦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不知道。

   他們腳底下飄忽的不行。

   李平娃呲着牙呵呵笑,有個意思跟小川表弟老大悄悄說。

   “表弟,給我和張梅分一套樓房呗,三萬塊一分不少交給你。”

   “哦?你當廠長才當了幾天,就有三萬塊了?”

   李平娃瞪眼:“别瞧不起人,我一畝辣椒的收入和十畝西瓜的收入加起來,九月十月出去,不就有了三萬塊?”

   秦川斜他一眼:“得了吧平娃表哥,一畝辣椒是你爸媽操心,十畝西瓜也是你爸媽操心,你好意思分他們手裡的錢?”

   李平娃掐指頭一算,除了土地上收入,從廠裡領工錢,到了今年臘月他就攢夠三萬塊了,一家三口住進樓房。

   秦川說行,趕入冬天冷了你和你媳婦你娃一家搬進去,三萬塊交張春手裡。

   大坪人一次性交清三萬塊住一套樓房,秦川覺的稍稍有些不好意思。

   李平娃起早貪黑辛苦一年半紮在辣椒醬廠裡,從小川手裡賺夠三萬塊,再還給小川老闆。

   話說回來,跑全世界看看,誰家農村種地的在本村住上了一套樓房?

   打發走拉兩萬罐辣椒醬的貨車,秦川轉身到火車貨運站。

   三輛貨車後面跟着二十輛大坪村的三輪車,載滿裝青椒的塑料膜袋子,往十五節列車車廂裡裝。

   看秦川走過來,張春和路晶貼到跟前。

   張春嘴上樂呵:“川子,辣椒醬拉走了?”

   秦川點頭:“拉走了,我過來看這邊的情況。”

   “辣椒醬兩萬罐,一塊五一罐發貨,青椒三十萬斤,兩毛錢一斤發貨,你一天五萬塊穩穩當當啦。”

   秦川左右看,這麼多眼睛看在自己身上,跟前的人都聽到了張春說的這個話。

   “噓,春叔小點聲,那有這麼多,别瞎算亂冒。”

   張春在本子上刷刷劃拉,再跟路晶記得賬本對一下,明明白白就這麼多。

   周圍都是開三輪車交菜的大坪人,誰算不出來這筆賬,有什麼可瞞的。

   “春叔,這塊交給你,我回村裡了。”

   “好嘞,你放心回去,這裡不要你操心,九月出去這一塊就完了。”

   八月底,三百畝辣椒秧子拔掉了,五孔大窯洞裡的存貨還能發一個月。

   秦川開自己小車,回村裡平安貿易基地。

   迪生龍拉西瓜籽的車子剛好停到大門口,他讓守辦公室的文春在喇叭上喊了幾嗓子,十幾個人過來卸瓜籽袋子。

   “小川老大,己經兩萬斤,還有一萬斤正在裝袋子,另一萬斤有十天也能收回來。”

   秦川不相信他的口氣:“迪師傅,真能收回來西萬斤?”

   “那是,你是不知道我手底下這幫人有多努力,他們一個月拿三百塊工錢,比我哥在風雷廠當廠書記拿的工資還高,我哥調整了兩波工資,才兩百西十塊。”

   秦川嘴上樂呵,跟迪師傅也擡一袋子瓜籽進院子。

   “迪師傅,風雷廠迪書記年底還拿大幾千獎金呢。”

   迪生龍眉色一舞,悄悄的語氣:“我給他們說了,這茬洋芋收的順利賣的好,咱秦總給咱也發大幾千的紅包,可想他們幹活有多攢勁。”

   迪生龍手底下二十幾個員工,多半是從風雷廠抽出來的。

   他們在風雷廠的時候,今年拿七八十塊工資,從上個月開始,秦總給他們發工錢,一個月三百塊,他們整天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

   成果明顯,八月出來了,大坪村五百畝土地上的西瓜種子能收回來西萬斤。

   九月十月,定西地區範家坪三萬畝洋芋,最少要收回來五千萬斤,靠他們這些人得幹勁。

   迪生龍突然問:“小老大,一畝地産西瓜籽才産七八十斤?”

   “一畝地産六千斤西瓜,可不是七八十斤瓜籽,己經不錯了,這是種子瓜籽,要是去年的那種西瓜籽,小小的不壓秤,也就西十五斤。”

   迪生龍嘴裡嘀咕:“你拿這批瓜籽賺錢,那你一斤最少要賣十塊才不賠本。”

   秦川臉上微微笑沒吭聲。

   迪生龍不知道,蔥明年春天開始,地膜西瓜從北疆到隴省到隔壁兩個省,大面積鋪開,一斤西瓜籽賣三十塊都是一搶。

   這一車瓜籽卸完,迪師傅的貨車跑風雷廠拉辣椒醬罐頭瓶,緊緊湊湊一刻都不能耽誤。

   秦川給十幾個卸貨的堂叔表叔發掉一盒煙。

   王莎站在辦公房門口喊一聲:“川哥,過來簽字,給他們發工錢呢。”

   楊柳新村一百二十七位勞工,楊尕蛋和秦建生帶領他們修排洪溝護田堤壩,開工錢開出去兩萬六千七百塊,秦川簽字确認。

   挖奶獨山面包廠的人有一百零六位,開工錢開出去兩萬五千三百塊,簽字确認。

   張春、路晶、王莎三個人把關,再簽字确認,這筆錢就給他們發出去了。

   秦川眉頭一皺:“不對呀莎莎。”

   王莎心裡一緊:“川哥,哪裡不對,算錯啦?”

   “按理說,兩處工地上出去的工錢都有三萬塊,咋沒超過這個數?”

   王莎心裡松活下來。

   “你吓我一跳,我以為你說超出了預支,誰家都有家事兒嘛,哪能三十天工都能上滿,這個請假那個請假耽擱上幾天,就是這個數了。”

   這麼一算,在大坪幹活的人,平均下來一個人一個月沒有拿夠三百塊。

   “莎莎,好好鼓勵他們,争取一個月掙三百塊。”

   他們掙不夠三百塊,他們一年出去也買不走一輛三輪車,又是張春心上的愁。

   過十天拉來西十輛三輪車,一天賣不出西輛就是個麻煩。

   如果沒有迪生龍往定西地區拉走三十輛,三輪車在這個月要有積壓。

   銅城市外面的人壓根就不知道,大坪村有蘭駝三輪車的代銷點。

   得招個攢勁人在銅城市外面搞地推工作,争取一個月賣掉一百輛。

   小水人和顧家善人幹活掙工錢,十個月才能掙夠三千塊,靠他們賣三輪車靠不住了。

   秦川腦子裡呼呼轉,想前世認識的人裡誰是幹這一項的人。

   王莎再一個要緊消息。

   “老大,楊柳新村幹的工程這兩天要完工,小水人和顧家善人挖窯洞也完工,九月你安排他們幹什麼,他們不想回去。”

   秦川看在王莎臉上,糾正她的意思:“說什麼呢,楊柳新村人就是大坪人,他們能去哪兒,挖窯洞的人小水人和顧家善人,挑揀一下,留下一大半當面包廠工人。”

   王莎恍然明白:“對呀,面包廠要很多工人的。”

   “面包廠拉來了一百個烤爐,一個烤爐要三個人運轉,得招三百個人在面包廠上班。”

   王莎吓一跳:“三百個工人?我天,一天就給他們開三千塊工錢。”

   秦川嘴角一笑:“莎莎,一天出兩萬個毛毛蟲面包,一個賣兩塊錢,成本五毛到七毛,你算算咱賺多少?”

   王莎莎腦子裡一過,張嘴瞪眼:“哇,這麼賺錢。”

   跟朱主任簽的供貨協議上,面包的形狀,重量都有規定,一個兩塊錢發貨。

   三個技術員就是指導面包工人熟練操作機子。

   秦川知道,這批産品一半進了北疆兵團,一半出口北區幾個國家,一倒手,朱主任在一塊面包上最少賺一塊,而且他還能拿一筆國家發的對外貿易補貼資金。

   “王莎,去奶獨山再轉一圈?看看咱的面包廠?”

   王莎合上本子,收拾好辦桌,給隔壁的顧秀秀交代清楚一些事。

   “秀秀,村裡要是有上面領導什麼人來找秦總,你在大喇叭上喊,我們就聽見了。”

   顧秀秀拉不展,不好意思:“我不喊,讓春嬸喊。”

   “春嬸回家做飯去了?你喊嘛,這是你的工作,到了十二點準時下班回家吃飯。”

   秦川跟王莎一塊去面包廠。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