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開局流放?廚藝在手,天下我有

第五百六十五章

   蘭貴妃說的“好消息”,自然就是沈遇恢複武安侯後人身份這樁事了。

   隻令宋玉枝沒想到的是,建元帝居然會直接頒布聖旨,昭告天下,連後宮都送了一份過來。

   不過宋玉枝對這個時代裡,許多約定俗成的規矩都并不算精通,便也沒有多想。

   離開涼亭之前,宋玉枝再次對蘭貴妃福身行禮,“今日之事。多謝娘娘了。”

   蘭貴妃還是擺手,讓宋玉枝不必多禮,“我當時瞧你鎮定自若,想來便是我不出聲,你也是有法子應對的。”

   這話倒是不假。

   先前宋玉枝讓宋玉錦不想獲罪就閉嘴,就是已經打好了腹稿。

   但差不多的話,從她一個臣女口中說出來,和從蘭貴妃嘴裡說出來,卻會是兩種結果。

   起碼,宋玉枝當時隻想着大事化小,根本沒想過能把事情輕易揭過。

   所以宋玉枝還是堅持行完了禮,鄭重地同蘭貴妃道了謝,這才從涼亭裡出了去,往仁壽宮回。

   蘭貴妃面向宋玉枝的背影,目送她遠去。

   直到宋玉枝走遠,徹底瞧不見了,蘭貴妃才收回了視線,幽幽地歎息了一聲。

   “大喜的日子,母妃怎麼一個人在這裡?又怎麼好端端的歎起氣來了?可是兒子哪裡做的不好,惹母妃生氣了?”

   身着蟒袍的二殿下過了來,徑自在蘭貴妃身邊坐下,為蘭貴妃添茶倒水。

   蘭貴妃偏過臉,嗔了他一眼,“通身的酒氣,這是喝了多少,又說哪門子的混賬話?”

   “确實喝了不少,這不借口出恭,跑到母妃這裡來躲清靜了嘛!”二殿下懶懶地伸手撐着下巴,“好了,我不同母妃逗趣了。您這是剛見過表嫂?歎氣,不會是因為……”

   蘭貴妃搖頭,“當然不是。你表嫂聰慧、鎮定、善良……是難得一見的好孩子。更是在微末時,在不了解扶安身份時,就對他不離不棄的好姑娘。我隻是看着他們少年夫妻情笃,一時有些想起年輕時的事了。”

   母子連心,二殿下聽蘭貴妃提起年輕時,便察覺到了症結所在——

   當年,他的父母何嘗不是情比金堅的一對璧人呢?

   不然他母妃也不會在婚前就有了身孕,更不會為了肚子裡的孩子,甘願舍棄所有,進海家當一個毫無身份背景的貴妾。

   後來他父母的關系也确實一直恩愛非常,嫡母和祖母也都是好性兒。

   雖然牙齒和舌頭也有打架的時候,家裡也多少有些摩擦,但多年來也算是和和睦睦。

   可如今情況卻是不同了——

   他的父親從海家家主,義軍統領,一方反王,成了這天下名正言順的主人。

   新朝成立不過兩個月,已經有許多大臣進言,希望今上廣納後宮,開枝散葉。

   畢竟曆朝曆代鮮少有膝下隻有兩個兒子的君主。

   建元帝初時把那些進言的折子都打了回去,說新朝未必就要同舊朝相比。

   但朝堂上的局勢不同樂觀,許多老臣陽奉陰違,暗地裡沒少給新政令使絆子。

   建元帝在朝堂上不說是寸步難行,總歸可以稱得上舉步維艱。

   近來,建元帝已經有了納那些老臣家的女孩入宮,拉攏關系的想法,态度軟和了下來。

   他這為人子雖然不贊同這樣的做法,卻也不好置喙。

   他知道這些,他母妃作為枕邊人,想來更早一步察覺。

   這種事情一旦開了頭,未來如何發展,就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了。

   三十餘歲、生過孩子的婦人,如何同花骨朵似的新人相比呢?

   更别說是一茬接一茬的新人。

   這世上沒有人能永葆青春,卻永遠不缺正值青春年少的人。

   如此想着,二殿下不覺也歎息出聲。

   蘭貴妃聽着,立刻振作了精神,問說:“前朝那邊,一切可還順利?”

   二殿下對沈遇都沒掩藏自已的圖謀,對着自已母親,更沒有什麼好隐瞞的。

   因此母子二人早就達成了一緻,勢要争上一争。

   二殿下收起懶散神色,正色答道:“一切都順利。表哥離開京城前便已經十六七歲了,京中認識他的人不在少數。這些年他的容貌、身形雖有些變化,卻是越來越肖似姨父。故而即便皇兄一系有所微詞,其餘人卻都沒有聽信他的,以為我胡亂找個相似的人來充數……”

   “你皇兄樣樣不如你,卻既占了‘嫡長’,又有母族支撐。隻苦了你,身份上輸了他一截,又沒有母族支撐。如今扶安回京,有他幫襯着,你多少能輕省些。”

   這麼說着,蘭貴妃的面容上浮現濃重的心疼歉然之色。

   世人都知道海家起事時,年輕一輩裡,戰功最彪炳的便是二殿下海晏。

   可戰功彪炳的前提是,很多差事是大殿下屢次推诿、不肯去行的兇險之事,說是九死一生也不為過。

   就好像去歲海晏在陣前受重傷的那次。

   那次如果不是他僥幸尋到了老醫仙,怕是如今已經是個廢人了。

   所以他們母子要争,不隻是力求上進,更是為求自保,為了拿回本屬于海晏的一切!

   二殿下朝着蘭貴妃笑了笑,“母妃說的不錯。咱們都會越來越好的。等事成,我也該完婚了。到時候母妃就不必那樣操心了,隻管含饴弄孫,頤養天年就是。”

   蘭貴妃笑盈盈地啐他一聲,“我還不到四旬,怎麼到了你這混賬嘴裡,就到了要頤養天年的年紀了?”

   說着,蘭貴妃想到了什麼,唇邊的笑意淡去了三分,“晏兒,你真的想好了,要娶方家那孩子?”

   蘭貴妃沒少同方如珠來往。

   方如珠雖然容貌上欠缺一些,沒繼承爹娘的優點,隻能稱得上是衆人之姿的清秀。

   但她自小接受了方家人的悉心調養,說話做事都循規蹈矩,讓人挑不出錯處。

   蘭貴妃這樣問,倒不是挑剔未來兒媳婦,就是經年相處下來,實在是和方如珠不大投緣。

   甚至說句讓人不相信的,她對方如珠這未來兒媳婦的感觀,還不如對剛見過一面的宋玉枝好呢!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