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章 兒童節,娃哈哈
娃們過六一節,李校長和張村長一商量,村裡要緊人物請到學校撐氣勢,學生的家長們也請到學校,看娃娃們唱歌跳舞。
一長排桌子當主席台,秦家叔侄倆和張春和男老師們都坐在了主席台上。
女老師們女财務員們在學生中間忙來忙去。
“李校長,你讓王莎和顧秀秀在這裡幹什麼?她們小孩也過六一節?”
顧秀秀笑罵一句:“川哥,我還沒小孩。”
李青悄悄嘀咕:“她們給小孩們化妝呀,城裡女娃都會化妝。”
李光燦抱着一箱冰棍從學校門口大聲喊話,說幹麼把鐵門鎖掉,趕緊打開。
張春安排他給娃娃們抱來一箱冰棍,六一節必須來一箱冰棍給大家分。
李光燦将冰棍箱子在眼前桌子上一放,朝下面學生方隊們大聲喊:“來來,上來領冰棍了。”
張春罵他:“哎,李光燦你瞎喊什麼,要待了安穩待着,不待了出去在村委守一會兒辦公室。”
李光燦坐在桌子中間,看上去他也是要緊人物。
一年級到六年級學生有兩百多個,在下面叽叽哇哇吵,幾個女老師跑來跑去維持秩序。
秦川盯在一個陌生姑娘臉上,悄悄問旁邊的李青:“那姑娘是誰,我咋不認識?”
“王露露的親妹妹,她昨天找王露露玩兒,被建文留下了,今早領村裡來幫幫忙打下手,給孩子們發發面包。”
“然後留在學校教書嗎?”秦川又問。
“這姑娘性子好,喜歡孩子,我留下看看,秋半年要招學前班和幼兒園,你三胞胎也要上學,缺好幾個老師,咱現在又不是發不起工資。”
秦川皺眉:“說好的三胞胎讓杜小月和劉岩帶。”
李青提醒老大:“川哥,她倆帶初中學生,不是帶幼兒園啊。”
秦川掐指頭一算,這兩個女老師要等七八年才能當三胞胎的老師。
算了,沒必要非磕着她們幾個。
喇叭裡是李青一頓吆喝,各年級站好各自方隊,給新隊員們發紅領巾。
秦川、秦建文、張春、李青、李光燦、李雲山六個男同志給學生們發紅領巾戴脖子上。
“李青,為什麼一排桌子都是男人?”
李青眼睛左右一看,對呀,這一排怎麼都是男同志,女同志們都在下面站着。
李青趕緊把張小梅、杜小月兩個女老師夾在中間。
秦川眼前,孩子臉上喜笑顔開。
“咦?尕球球,你也要戴紅領巾了?來來,三叔給你戴端端正正。”
秋嫂家球球上一年級了,秦川都沒意識到。
時間過的真快,娃兒們一茬一茬長大。
張春滿嘴樂呵給侄兒說話:“川子,咱也戴個紅領巾玩上半天,我們小時候過六一都在逃荒,現在一看,日子過的天上地下。”
春叔六七歲的時候,跟在大人身後當讨吃子要飯,過個屁六一節。
說起這些事兒,張春摸一把眼角淚,不知道是感動現在的幸福還是傷心過去的辛酸。
文春罵他,這種事情翻來覆去說了無數遍,煩不煩,人要往前看嘛,老提過去的困難日子幹什麼?
張春氣哼哼訓他老婆,婦人家懂什麼,日子是要往前看,但更要回頭看過去,有了過去那些經曆,現在的日子更要懂得珍惜。
現在的娃們都跌進福窩窩子裡,都有自己的六一兒童節,白襯衣藍褲子白球鞋,學校裡熱氣騰騰。
操場周圍,裡三層外三層都是家長腦袋,看大坪村學校的孩子們過六一節。
其實他們不想來,嘴裡瞎嘀咕。
“張春叫我們過的什麼六一節,咱這麼忙的人,非要在這兒站半天。”
“我今兒最後一茬平菇要鏟掉,隻能是下午鏟了。”
“你家兩個娃都上初一了,你還來給他們過六一節?”
“我家娃上初一了嗎,我還不知道,那我走了。”
有當爸的人這會兒才知道他家娃去年秋天開始上初一了。
……
家長們聚在一起叽叽喳喳沒完沒了。
張春在喇叭上喊話:“後面的家長别吵了,讓你們來是聽孩子們唱歌來的,不是谝閑傳來的。”
家長們一下子不吵了,不是聽孩子們唱歌,是聽領導們講話。
一排桌子上坐的都是“領導們”。
八歲以下沒上學的孩子們也被學校裡老師組織起來,組成兩個方隊,給他們手裡發了小彩旗,在操場上轉了兩圈。
這個情況在其他村肯定沒有。
李青講了十幾分鐘話,然後張春講,張春本來隻講十幾句,講着講着刹不住了,又講他小時後的六一節,一窩子淚的同時被秦建文拽了一把:“行了,你往天黑說呢,還要看娃們唱歌跳舞呢。”
張春這才收住講話。
秦川坐在三叔旁邊,嘴裡嘲諷他:“春叔,你把兒童節當成憶苦思甜大會了。”
學校裡有這幾個年輕老師,孩子們的節目那是相當豐富多彩。
王莎、顧秀秀、杜小月、劉岩幾個姑娘圍住三胞胎一頓捯饬,兩個一模一樣的大寶二寶站在人前頭唱了一首“我們的祖國是花園,娃哈哈啊娃哈哈!”
唱完了,一個鑽媽媽懷裡抱,一個鑽文春懷裡抱,惹的大家哈哈大笑。
“唱歌難道不是三胞胎一起唱?我家三寶呢?”
杜小月也一臉沮喪:“川哥,三寶睡着了,卧我房子裡去了。”
秦川嘴裡罵寶貝女兒:“我三寶關鍵時刻咋掉鍊子。”
學校裡六一節趕中午過完,各家孩子跑各家家長跟前,冰棍每人一個,面包每人一個。
秦川和秦建文脖子上戴着紅領巾,被大家簇擁着從學校院裡出來。
遠處一輛三輪車是高村長開來的,他踮着腳尖朝人堆裡喊:“秦老闆,秦書記?”
秦川扒拉開人群到他跟前:“高支書,你是找我三叔還是找我?”
“你倆都找啊,我跑鄉上找秦書記,他們說秦書記在村裡過兒童節,我又去咱大坪村委,沒人嘛,做飯的婦人你們都在學校裡過六一兒童節。”
秦川嘴上樂呵:“有娃娃的家長們今兒都在學校過六一節呀,高支書你不過?”
“我大姑娘都嫁人了,我過什麼六一節?秦老闆,你家三胞胎不是哦才西歲嗎?”
“我三胞胎西歲開始就過六一節了。”
張春小跑過來,高支書罵他:“把你脖子上紅領巾取掉,像個啥?”
“我戴一天過六一節咋了,老高你把第一車蒜薹拉到我們大坪來了?”
高支書揭開高進洋的三輪車廂,厚被子下面蓋着一捆一捆剛抽出來的蒜薹。
張春嘴上樂呵:“喲,剛抽的蒜薹,中午炒肉片子吃一頓。”
“秦書記,秦老闆,張村長,咱就沒見過這麼好的蒜薹,我抽了一分地的,抽了有一百斤呢,一畝地可不得抽一千斤,這東西産量好的很。”
第一年種大蒜,比大拇指頭還粗的蒜苗能不好麼。
秦川抽了一根,喂嘴裡嚼半截,辛辣味裡面一股香甜。
春天二月到夏天六月,大田裡最可口的一樣蔬菜。
“高村長,抽的太早了,再長十天,再長三寸,剛好抽下來上市。”
圍過來張家的王家的一群人,揭開三輪車,滿嘴驚歎:“喲呵,蒜薹抽下來了?我們拿一把?”
張春趕他們走開:“去去去,誰家要蒜薹下午到村委來拿,一斤五毛錢,少一分都不行。”
張家的王家的罵罵咧咧,說張村長你現在眼裡隻有收錢,鑽錢眼裡了。
高支書出來的早,中午這會兒趕不回去吃飯了,平安院竈房的婦人趕緊多炒了兩樣菜,秦家叔侄倆和張春招呼高村長吃這頓中午飯,順便說收蒜薹發蒜薹的事。
從六月七八号開始的一項賺錢産業。
“秦書記,遠處我沒去,我就在在景甯縣城轉了兩天,你猜怎麼着,就蒜薹貴,一斤五毛錢,誰吃的起,去年這個時候,我記得六月的蒜薹也就兩毛錢一斤,那都是最貴的菜。”
張春一臉吃驚:“一斤五毛?我的天,平菇一斤才西毛到五毛,這還是在咱景甯縣城,這要拉到蘭城、西京、京都這些地方,是不是能買上一塊錢了?”
秦建文提醒張春:“京都市場裡賣一塊,在咱這兒地頭價最高也就五毛錢。”
高支書把自己家一分地裡的蒜薹抽出來,拉到大坪村來,主要目的是讓秦老闆問一下外面市場價格。
秦建文,張春,高進洋三個人滿臉興奮,看秦川給外面接貨老闆打電話問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