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6章 落入了圈套
“拍賣行的生意不必做了,你太過愚蠢,這麼大件事,你竟然半年了也沒有查清楚。”
“皇上,小的知錯了。”
聶正裘當初想方設法得到的拍賣行資格,沒想到被皇上給收了回去,心頭不甘心,可是眼下所發生的事,他的确無法交代。
但是到這兒的聶正裘,也算是想明白了一些,那張送給他的繡圖就是有問題的,對方這麼做的目的,就是等着有人來發現這繡圖之中的秘密,而晉王府的少夫人發現了這個秘密。
那麼,對方也奔着晉王府少夫人而來的?他不過是被人利用了而已,好厲害的手段。
聶正裘被人當槍使,給人銷贓,又給晉王府少夫人遞消息的中間人,還連累了家裡人。
此時若要借着這事殺了聶正裘,也是可以的,隻是此人尚有可用之處,而且這一次一切太過順利,對方就是将聶正裘頂上來送死的。
于是榮晏敲打着聶正裘,收走了拍賣行的資質,又說起他的茶鹽生意,說得聶正裘心驚膽顫的,自己一家老小的生死全在皇上的一念之間。
這一次是被長公主府給害慘了,若是那雙面梅繡的傳言不假,也隻有長公主府有這樣的大手筆。
皇上沒有沒收聶家家産,也沒有收走婚旨,聶正裘像是死裡逃生了一回,當場向皇上表忠心,将來必定報答了皇上。
聶正裘還在誠懇的說着話,榮晏卻是淡漠的看了他一眼,想起弟弟的婚事,拖了這麼久,是時候找個時機解決了,至于這聶家的财産……
眼下正事要緊,榮晏擡手示意,叫他們都退下,隻留下了宋九夫妻二人。
這一路上宋九的異樣,榮晏都看在眼中,所以得私下裡問問他們,“你們可是覺得有什麼不妥當?”
到底還是問起來了。
于是宋九将内心的擔憂說了,“回皇上的話,這一次拍賣陪葬品的事,就是一個圈套。”
侄媳婦看出來了,果然聰明。
“想必該籌備的銀錢已經籌備到了,相信今日皇上回城後就會有好消息。”
榮晏看着宋九,他知道她還有沒有說出來的話,就是那張繡圖的事,倒也不逼着她,她願意說出來更好。
宋九想了想,還是提起了平江府那次,是她發現了繡品中的秘密,從而告知了父王,收走了平江府四處碼頭的貨物。
榮晏自然是記得這事兒,五年前,就是有了這一批貨和銀子入了國庫,也緩解了燃眉之急,而且回到京城,他與晉王一起在朝堂上掀起了血雨腥風。
“皇上,那人借着這一次的繡圖,就是在确定是不是我在平江府發現了秘密,從而毀了他們的倉庫。”
就像她的識人之術一樣,最後都被知道。
可是平江府那一次,長公主恨意正濃,宋九最擔心的不是自己,畢竟身份擺在這兒,隻要夫妻二人不出京城就不會有危險。
宋九擔心利用這雙面繡針法來傳遞消息的繡娘,也就是她的師父莫如水,她定是隐瞞了曾在安城教過一個徒弟的事。
甚至宋九還有些懷疑,她師父莫如水指不定知道她的身份,才故意為之,那麼師父做的這一切也是在給她傳遞消息。
隻是這一次師父沒有察覺是長公主的圈套,仍舊用了這個傳遞的手法,她暴露了,那師父就危險了。
希望她猜測的不是真的,宋九心頭沮喪。
随着宋九的話,榮晏也陷入沉思。
突然送來一個倉庫,裡頭甚至還有三十萬兩銀子來不及轉運,還有餘下的陪葬之物,這是要意欲何為呢?
榮晏背着手在田間來回走了幾步,看着此處,好山好水,而這一處倉庫卻是早早建下的陷阱?
榮晏顯然想到了什麼,臉色大變,立即回身下令:“即刻回京。”
宋九錯愕的看向皇上,皇上今日沒有上早朝,突然這麼送來一個倉庫,所以皇上所擔心的是這些來路不明的東西,其實就是禍水東移,轉嫁到了皇上的頭上。
南陽鄭家,江陵陸家,指不定這裡頭不少陪葬品都是這些大家族之中的,如今落皇上手上了,一旦傳出去,便是皇上挖了他們的祖墳,幹下這買賣勾當。
而且皇上當年籠絡聶家下的婚旨,指使聶家拍賣行私下轉賣拍品太正常不過了。如今國庫還空虛,這前後又有燕北和嶺南籌備糧草,全部連在一起,那便坐實了皇上的罪行。
好可怕的對手,好厲害的手段,宋九暗自心驚。
宋九夫妻也不敢再停留,跟着一起翻身上了馬背。
榮晏将一塊兵符随手扔給了任榮長,交代道:“大侄子去一趟京師營,守住這處倉庫,朕自有妙用。”
宋九看向丈夫,事急臨頭,也的确隻有她家傻夫君跑一趟了。
任榮長是真不想再領兵了呢,可是皇上不信任旁人,見媳婦沒有阻攔,任榮長同意了,這就拿走兵符,快馬加鞭的往京師營趕去。
而倉庫這處,蘭芳齋的打手以及聶府的護衛全部聚集在此處暫且守住,聶正裘和宋九跟随皇上左右,三人帶着幾名禁衛匆匆回京城去。
回京城的路上,榮晏還朝宋九看來一眼,目光從她的小腹一掃而過,侄媳婦有了身孕,卻如男子一般跟随了一路,不曾說過半句累的,倒是旁邊養尊處優的聶正裘落了後,有些跟不上了。
不愧是我榮家的媳婦,榮晏對宋九越發的欣賞,許是也因為宋九跟了一路還不曾落後,起了恻隐之心,榮晏一邊趕馬一邊開了口:“先前朕的信中所提之事,侄媳婦可曾想好,你幾次立功,朕都不曾嘉獎你。”
立功?所提之事?
關鍵字聽得順耳,後頭有些跟不上的聶正裘在聽到這話中的内容時,也顧不上身子虛,快馬加鞭的跟了上來。
宋九還真的就有要請求的事,她原本想借着這一次的事再立一功,如此給婆母求诰命更加穩當,可是這一次的事卻搞砸了,反而給皇上惹下了禍端。
于是宋九沒有提自己請求之事,而是說起這一次的事自己沒有辦好,也是自己思慮不周。